北大黉门对话:时空大数据和未来城市
6月26日,北京大学第35期黉门对话在北大英才交流中心月光厅如期举办。本期对话的主题是“时空大数据和未来城市”,分为上下午两个时段展开。
上午讨论的主题是“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授王法辉、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振飞作为邀请嘉宾参与讨论,对话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程承旗教授主持。
下午讨论的主题是“未来城市构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孟立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隋殿志作为邀请嘉宾参与讨论,对话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刘瑜副教授主持。
讨论中,与会嘉宾针对各自所身处的不同领域与智慧城市建设所关联的部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围绕着什么是智慧城市?未来的智慧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衡量的标准应该是什么?等多个核心议题展开讨论。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但是相比于此前的电子政务建设,却存在界限不清,概念不明等多重根本问题。很多地方政府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偏差,对于智慧城市的理解偏重于“智慧”,忽略了高科技手段只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的初衷。
单志广主任的观点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在谈到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想法时表示,智慧城市建设的衡量标准应该是以人为本,不是单纯的以“老百姓办事只需跑一趟”这样单一的标准进行考核,而应该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核体系。同时,他指出中国的社会正在经历重大的转变,中产阶级的人数在不断增多,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应该立足于满足人们现有的生活需求的基础上。
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孟立秋女士则从女性的视角谈了对于中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解。她表示,欧洲的很多国家都具有较厚的文化积淀,他们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保护也非常的重视,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风貌。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在谈到数据对于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影响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振飞表示,高德地图一直致力于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其中就包括了对于人的行为轨迹习惯的分析,未来会根据每个地图端用户的个人需求和习惯进行出行路线推荐,力图今早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同时,他也表示,阿里巴巴欢迎各界的交流与合作,也始终致力于推动企业和科研的融合发展。
会上,参会的研究生也就自己的感兴趣的问题发表了看法,并向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据了解,“黉门对话”是北京大学为创新研究生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学术思想对话、启迪科学精神而设立的专家主题论坛。
Bigemap GIS Office 国产基础软件
Bigemap GIS Office是一个全面且易于使用的国产化基础软件,为用户提供数据处理、编辑、数据分析、集成以及可视化呈现的综合数据集平台。支持上百种数据格式:shp/kml/kmz/dwg/dxf/gpx/csv/excel/txt/tiff/geotiff/osgb/mbtiles/tiles等,对数据流转、嵌入、融合、以及更多地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增强处理及多种分析工具。在不同场景不同行业下支持坐标系转换CGCS2000/WGS84/Xi’an80/Beijing54/UTM等多种投影互转互换、支持专题地图、大数据加载、航拍影像、矢量数据、栅格数据的导入导出、瓦片切片及地图服务发布。
了解详情>>